今年是中国“天网行动”开展的第六年,《中国纪检监察报》近日公布了2020年“天网行动”追逃追赃成绩单。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0年10月,中国共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8363人,包括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2212人、“红通人员”357人、“百名红通人员”60人,追回赃款208.4亿元。
2020年12月,“红通人员”张衡贤被遣返回国
值得注意的,此次成绩单的公布与往年一样,选择了在国际反腐败日后公布。12月9日,是第17个国际反腐败日。2003年12月9日至11日,联合国举行国际反腐败高级别会议,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此后,每年12月9日被确立为国际反腐败日,以此纪念公约签署,凝聚反腐共识,促进反腐败国际合作。
反腐追逃网“悄然撒下”
十八大以来,海外追逃追赃成为中国反腐风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11月,习近平在APEC会议和G20峰会上,在会见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加拿大时任总理哈珀时,在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斐济期间,至少7次谈到国际反腐败合作、海外追逃追赃。
同样是在2014年,当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条例》规定,配偶已移居国【奥运下注+豁达的美德】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奥运下注+豁达的美德】外【奥运下注+豁达的美德】等6种情形人员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3月,中央纪委副书记陈文清做客中央纪委网站访谈时介绍,中央纪委监察部机构改革整合6个部门,把预防腐败室、外事局整合为国际合作局。
5月,中央纪委召开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座谈会。黄树贤强调,要把追逃追赃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决不让外逃腐败分子逍遥法外。
7月,中国公安部部署开展“猎狐2014”专项行动,缉捕境外的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自行动开展以来,已有288名经济犯罪嫌疑人归案,其中126人主动自首。
从当年年初对“裸官”进行治理,到当年7月中纪委新设国际合作局、公安部开展全面追逃追赃的“猎狐2014”专项行动,再到当年国家最高领导人密集就跨国反腐作出表态。从APEC北京会议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欢迎制定《APEC预防贿赂和反贿赂法律执行准则》,到成立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中国多渠道参与国际反腐追逃的一张国际反腐网开始越织越密。
盘点中国反腐追逃的那些“第一”
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国家之一,中国在2014年追逃追赃全面启动以来,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唱响反腐败“中国主张”,第一次开启“天网行动”,第一次从欧盟成员国成功引渡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
1、 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唱响反腐败“中国主张”
2014年11月8日,北京APEC峰会通&一个人醒悟的程度,缘于他所遭受的苦难的深度。一道坎过去之后,你会觉得当初的痛不欲生,只可是是因为自我见识太少,经历不够#x8FC7;《北京反腐败宣言》。作为第一个由中国主导起草的国际性反腐败宣言,《北京反腐败宣言》首次在国际舞台上唱响“中国主张”,标定了中国积极加强国际追逃追赃务实合作、大力推动构建国际反腐新秩序的新起点。
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制定《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开创性提出“零容忍”“零漏洞”“零障碍”三原则;2017年5月,习近平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强调“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就加强反腐败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写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2017年11月,第20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表《中国-东盟全面加强反腐败有效合作联合声明》;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表《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奥运下注+豁达的美德】》……“中国主张”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识。
2、 第一个从美主动回国投案的腐败犯罪嫌疑人和第一个被美国强制遣返的“百名红通人员”
2014年12月,辽宁省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在潜逃美国两年半之后回国投案自首,成为十余年来第一个从美国主动投案的腐败犯罪嫌疑人。
2014年12月,王国强【奥运下注+豁达的美德】从美回国投案自首
2015年9月,潜逃美国14年的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杨进军被美方强制遣返回中国,这是美国首次向中国遣返公开曝光的“百名红通人员”。
3、 第一次开通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专栏,接受海内外线索举报
2014年12月9日,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奥运下注+豁达的美德】开设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专栏,广泛接受海内外人士对逃往
国【奥运下注+豁达的美德】外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及其涉嫌向国【奥运下注+豁达的美德】外转移违法违纪资产等线索的如实举报。专栏开通以来,很多海内外人士积极投身于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大军,提供了不少有关外逃人员和赃款的重要信息。在孙新、郭廖武、赵汝恒等“百名红通人员”案件中,相关举报线索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4、 第一个“百名红通人员”到案
2015年4月25日,“百名红通人员”戴学民被缉捕归案,成为3天前4月22日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公布“百名红通人员”名单后的“触网第一人”。
5、 第一次发布公告,曝光外逃人员藏匿线索
2017年4月27日,中央追逃办首次以公告形式,曝光“百名红通人员”中22名涉嫌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的外逃人员藏匿线索。相较于2015年公布“百名红通人员”时仅发布姓名、照片、外逃时间、涉嫌罪名等基本信息,这次曝光可谓“精确制导”——外逃信息详细到国家、城市乃至街区,可以让海外知情者有目的地关注,有效提高发现率。
6、 第一起在发达国家实现异地追诉、异地服刑后强制遣返的成功案例
2018年7月11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外逃美国17年之久的职务犯罪嫌疑人许超凡归案。这是国家监委成立后第一个从境外遣返的职务犯罪嫌疑人,也是第一起在发达国家实现异地追诉、异地服刑后强制遣返的成功案例。
2018年,许超凡归案
7、 第一次发布敦促自首公告,向外逃人员“喊话”
2018年8月23日,国家监委、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外交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敦促职务犯罪案件境外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公告》,这是国家监委成立以来,五部门首次联合发布“敦促自首公告”,向外逃人员发出最后通牒,限期在2018年12月31日前投案自首。
《公告》发布当日,即有两封捷报从追逃追赃一线传来——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吴青和贪污犯罪嫌疑人倪小沪相继主动回国投案。随后,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主动回国投案自首的消息不断见诸各类媒体。“山东职务犯罪外逃人员牛琳回国投案”“深圳外逃行贿人吴添才回国投案”……
8、 国家监委成立后成功引渡第一案,第一次从欧盟成员国成功引渡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
2018年11月30日,外逃保加利亚的职务犯罪嫌疑人姚锦旗被引渡回国。这是2018年3月国家监委成立后成功引渡第一案,也是中国首次从欧盟成员国成功引渡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从10月17日保加利亚警方根据红色通缉令抓获姚锦旗,到11月30日实现成功引渡,44天速战速决。
仍有20名“百名红通人员”藏匿在美国
自“天网行动”开展以来,中国不断在加大对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红通人员”的全球追缉力度,但仍有40名“百名红通人员”尚未归案。
美国是中国外逃腐败和经济犯罪嫌疑人最集中的国家,截至目前,尚未归案的40名“百名红通人员”中,仍有徐进、刘芳、刘昌明、石阳等20人藏匿在美国。【资料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周晓宇
主编:王海荣